skai001c.jpg 首页 >剧情>烂柯山 chinese.jpg simple.jpg english.jpg

烂柯山

昆曲《烂柯山》的故事是以『汉书』朱买臣传为本,由元代《渔樵记》杂剧演化而成,叙述汉朝朱买臣马前泼水的故事。写朱买臣砍柴度日,养家不活,朱妻崔氏不耐贫寒,又受了媒婆的蛊惑,逼迫买臣写下休书。买臣受此刺激,在友人的资助之下,上京赴试。崔氏改嫁后,生活仍然不美满,再度离异。后买臣高中得官回来,崔氏于官道上拦住朱买臣的马头,要求破镜重圆。买臣命人泼水于马前,让崔氏知道覆水难收。崔氏无奈,悔恨中投水而死。目前摘取精华折子「吵家」、「雪樵」、「逼休」、「疑梦」及「泼水」等折串成两小时的演出,全剧成为一出传统与现代奇妙的融合,既保存了昆曲典雅、诗化及美的本质,更加重了对角色的塑造、气份的拿捏,使这出戏成为精彩的好戏。

《烂柯山》的戏剧张力是中国戏曲中少见的,细腻中要有激情,才能显出贫贱夫妻的悲哀与覆水难收的悔恨。剧中朱买臣由老生应工,唱念作表均需随内心感情予以变化,要做到「志、苦、情、绝」。「吵家」时逆来顺受,忍耐中却突出了穷书生的习气,表现朱买臣的「志」。「雪樵」时身段表情有滑跌挣扎、饥寒颤抖、抱肩缩背等,来表现风雪中上山砍柴力尽神疲的情景,表现朱买臣的「苦」。「逼休」时百般无奈,写完休书昏倒在地,回醒后又强忍热泪,表现朱买臣的「情」。「泼水」时又气又怜,内心的冲突要有充分的表现,最后忍心而去,表现朱买臣的「绝」。崔氏一角由正旦中的翘袖旦应工,正旦采用本嗓,咬字吐音比较用力,因此有「雌大面」之称。翘袖旦的水袖折起不用,大都是违反传统,性格刚烈尖锐的妇人,因此时而神情迫切、时而声调悲凉。其中「疑梦」一出尤具特色,由于在梦中一厢情愿,崔氏眼神放光,精神抖擞,提脚抬腿前后踢裙,夸大了动作的幅度,和院子、衙婆的夹白低沈而带有梦幻的情调,形成强烈的对比。

昆曲是曲牌体的戏剧,每出戏是由多个曲牌所组成。每一曲牌有特定的旋律及调式,调式相近的曲牌连在一起就形成曲套,因而曲套关系到一出戏的音乐形象。剧作家灵活的选择不同调式、笛色的曲套,运用音乐的手段来配合剧情的起伏。曲牌的调式、笛色差距越大,对比性也就越强烈。《烂柯山》中「疑梦」一折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。

「烂柯一梦警愚人,反目声中始激情。破壁残灯零碎月,蚌形玉貌泪痕新。纤腰旋转皆成矩,莲步翩翻似电轮。覆水难收含意锐,词精艺炼两堪珍。」--海宁许姬传

吵家 - 『今朝要伊发落要伊安置』

lkscj02w.jpg

「吵家」写崔氏不耐贫寒无理取闹,而朱买臣逆来顺受,逼与忍对比鲜明。崔氏取闹中仍须流露出小家碧玉的个性,买臣在忍耐中突出了穷书生的习气。

zhj003w.jpg

雪樵- 『空担儿且回穷窝巢』

「雪樵」写风雪天买臣上山砍柴不得,无奈而回。身段表情有滑跌挣扎、饥寒颤抖、抱肩缩背等,来表现风雪中上山砍柴力尽神疲的情景和无柴惧怕崔氏吵闹的心理。

逼休 -『患难中偏要去把别树□』

lksbx02w.jpg

「逼休」写崔氏受媒婆蛊惑,于是逼迫买臣写休书。买臣强颜陪笑但是得不到崔氏的回心,无奈之中只得应允,但警告崔氏不要日后生悔。买臣写完休书昏倒在地,崔氏虽然不忍,但为了自身的未来,狠心而去。

疑梦 -『来接旧夫人』

ghw005w.jpg

「疑梦」演崔氏听到朱买臣做官回来的消息,悔恨交加,闷闷入梦。睡梦中,以为朱买臣派人回来接她上任,欣喜万分,不想惊醒以后仍然只有「破壁、残灯、零碎月」相伴。

本出中崔氏在梦中听到门外敲门的一段,包含「渔灯儿」及「锦渔灯」两支赠板曲。赠板曲是将一板三眼的节奏增长一倍,一般来说和缓细腻,但是这两支曲的入声字、入声韵特别多,南曲唱入声字要断,因此节奏分明,而且为了配合剧情,每句速度都不同,极为特殊。由于在梦中一厢情愿,表演也就比较夸张。而院子、衙婆的夹白低沈,带有梦幻的情调。

泼水 -『难将覆水收盆内』

lksps02w.jpg

「泼水」演崔氏梦醒之后,悔恨交加,然而心中希望买臣能念旧情收转前妻,于是拦住买臣的马头。买臣鉴于崔氏的落魄,本欲应允,但是畏于悠悠众口,乃赠金准备离去。崔氏再三哀求,买臣乃泼水于马前,如果崔氏能将水收回,就收留她。怎奈覆水难收,崔氏受此打击,投水而死。

此出中的崔氏精神已陷入恍惚状态,唱做不按常轨,节奏忽快忽慢;买臣又气又怜,内心的冲突也要有充分的表现。因此两人的演唱都相当夸张,这在昆曲中是相当少见的。

页首▲ Copyright©2000-07 www.kunqu.org 03/02/2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