崑曲藝術研習社在做什麼?
經由表演、多媒體演講示範促進崑曲藝術:多年來,崑曲藝術研習社成功地舉辦各種類型的表演和多媒體示範演講,包含:華府國家史密斯松尼博物館,華府國家藝廊,馬利蘭大學、馬利蘭州濤森大學、馬利蘭州蒙哥馬利學院、紐約佩斯大學、俄亥俄州立大學、俄亥俄州威登堡大學、賓西法尼亞州聖文森學院、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華府地區各中文學校、圖書館、社區中心、老人中心等。
舉辦公開的工作坊和訓練計劃:崑曲藝術研習社舉辦定期的工作坊包含:唱曲、身段、曲詞、樂器、化妝及賞析。
為專業和業餘藝術家提供交流平臺:崑曲藝術研習社提供中國旅美戲曲藝術家及音樂家,繼續發展的舞台。並通過訓練課程和藝術反饋,促進專業和業餘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以推進崑曲藝術。
開發教育性計劃:崑曲藝術研習社曾為孩子從中國來的家庭、蓋什斯堡市圖書館、波托馬克小學和許多中文學校開發了特別節目。崑曲藝術研習社也協助了許多對崑曲的學術研究。
參加藝術節:崑曲藝術研習社活躍於各種藝術節,把崑曲帶進地方社區。
與其他藝術團體合作:崑曲藝術研習社與舞蹈、音樂和合唱團體合作推展多面藝術的崑曲。
有系列的整理傳統名劇:崑曲藝術研習社以保持原著的精神為基礎,摘取傳統名劇骨架的精華,構成兩個小時左右的小全本。曲詞、唱腔、唸白、表演謹遵傳統,藉由情感化的唱腔、文辭化的身段,配合了傳神的詞句,幽雅的音樂,適當的舞台編排,把崑曲傳統名劇的絕代風華有系統的重現在美國藝術舞台之上。數年來已有《白蛇傳》、《牡丹亭》、《玉簪記》、《爛柯山》及《長生殿》等劇,其中《玉簪記》及《爛柯山》是參照上海崑劇團的演出本,其餘劇本均由崑曲藝術研習社編輯小組精心剪裁。
|